面對困難,有人一無所懼,有人卻早已心碎於尚未發生的災難。這是一個簡短卻深刻的寓言,告訴我們:真正將我們推下深淵的,往往不是外在的懸崖,而是內心的恐懼。
📖 內容目錄(點擊打開/閉合)
橫越深谷的四人行
山風呼嘯,雲霧繚繞,一條險峻的峽谷橫在眾人眼前。峽谷下是咆哮的急流,唯一的通道,是幾根架在懸崖間的鐵索。
一行四人站在崖邊:一位盲人、一位聾子,以及兩位耳聰目明的正常人。他們深吸一口氣,相繼抓住鐵索,開始凌空前行。
各自通過的原因
過橋後,盲人笑著說:「我看不見腳下萬丈深淵,自然不會心慌,只覺得自己在平地前行。」
聾子則點頭:「我聽不見那轟鳴的水聲,便無從想像失足後的可怕後果,自然能專心穩步前行。」
第三位正常人笑得灑脫:「懸崖是它的,我只過我的橋。我專注每一步,橋自然就過完了。」
誰將自己推下深淵?
而那個跌下深淵的明眼人,在最後一刻喃喃低語:「這麼高,這麼急,我若掉下去必死無疑……」
他的腳步沒踏空,是心先墜落了。
他眼見的,是恐懼;他聽見的,是災難;他沒看見的,是眼前的鐵索和腳下的平衡。
📌 閱讀心得:恐懼來自內心
這個寓言極簡,卻點醒了許多人:困難並不是致命的,內心的慌亂才是。
很多人不是輸在能力上,而是敗給了自己的想像。他們還沒踏出第一步,就先設想了十種災難的可能,最終腳步遲疑、錯過機會。
心若定,路再險也能行;念若亂,平地也能跌倒。面對困難,若能屏蔽雜音、放下雜念,專注當下一小步,就能走完這看似不可能的大橋。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