夢想,是孩子眼中最純真的藍圖,但現實往往急於教會他們放棄想像。這則故事講述一位小學生堅持自己的志願,即使被否定也不願妥協,三十年後,他用行動證明了夢想並非空談。
作文課上的夢想
美國某間小學裡,老師在作文課上給出了一個題目:「我的志願」。一位小男孩興奮地開始動筆,他心中早已有一個鮮明的夢想。
他寫道:「我將來想擁有一大片莊園,面積要有十多公頃,滿地綠草如茵,裡頭有許多木屋,一個烤肉區,還有一間小型的旅館。這裡不只是我自己的家,也是一個能與人分享的快樂園地。來訪的人可以在這裡住宿、休息、歡聚。」
老師的否定與堅持
這篇作文讓他寫得格外投入,他相信這就是他未來想要的人生。然而當他收到批改後的簿子時,卻發現頁面上被劃了一個大大的紅叉,還被老師退回要求重寫。
老師告訴他:「這不是我要的內容,我要的是實際的志願,而不是這種虛幻的幻想。你要寫些像是『當老師』、『當醫生』這樣可實現的事業,而不是什麼莊園主人的夢。」
小男孩的執著
小男孩不解地反問:「可是老師,這真的是我想要的未來啊!」
老師搖頭表示:「那太不現實了,沒有人能隨便擁有莊園。你若不改,我就給你不及格。」
面對壓力,小男孩堅定地搖頭,他寧可接受「E」的分數,也不願違背內心。他說:「我知道這是困難的夢,但這就是我想過的生活。我不能為了分數改變我的真心話。」
三十年後的重逢
時光飛逝,三十年後,這位老師帶著一群學生到一處寬廣的度假莊園進行戶外教學。那裡草地綠意盎然,小木屋錯落有致,還設有烤肉區與旅館設施,令人心曠神怡。
老師讚歎之餘,一位中年男子向他走來,自我介紹道:「老師,您還記得我嗎?我是當年那篇作文被打E的學生。」
老師驚訝萬分:「你……就是那個寫莊園夢的小男孩?」
男子笑了笑說:「是的。我從沒忘記那個夢想,也從未想過放棄它。這片莊園就是我一步步努力實現的結果。」
聽完,老師沉默許久,眼神複雜。他望著這片實現夢想的土地,語帶感慨地說:「三十年來,我用成績改掉了無數孩子的夢想。而你,是唯一沒讓我改變夢的人。」
閱讀後心得
這個故事深刻地傳達出教育與夢想之間的張力。有些老師試圖以現實之名去剪斷孩子的想像力,卻忽略了夢想本身就是推動人生前進的燃料。
小男孩的堅持,不僅守住了自己的理想,也最終成就了真正的藍圖。
每一個「不現實的夢」,都可能是未來的事業藍圖,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相信它、努力追求它。
教育的價值,不應是塑形,而是點燃。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