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格,是一個人最根本的力量。在職場上,擁有專業與才華固然重要,但如果缺乏誠信與操守,一切成就可能都只是曇花一現。
📖 內容目錄(點擊展開/收合)
無品格,一切皆空談
曾在一本雜誌上看過幾句話深植人心:「沒人,無法做事;沒有人才,無法做大事;而沒有人品,做什麼都是錯事。」
的確,品格是做人做事的根基。近來,台灣教育部再度大聲疾呼推行品格教育。然而,當社會上層自己都不懂什麼是操守與正直,再多口號也只是形式罷了。
現今教育體系中,是否還有人真正關心學生的品格養成?在升學壓力凌駕一切的氛圍下,誠信、責任、同理心…這些看似抽象卻極其重要的價值觀,被犧牲得一乾二淨,令人唏噓。
一場關於誠實的招考測驗
曾聽過一則來自義大利的故事,發生在某家電信公司的一次甄選中。
筆試結束後,公司給所有通過初試的應徵者一包綠豆種子,並交代他們在指定日期帶著自己種植的綠豆芽回來。規則很簡單:誰種得最好,誰就能獲得這個高薪且極具競爭力的職位。
結果如預期,到了指定日,每位應試者都端來一盆生機盎然、翠綠欲滴的豆芽。除了其中一人,他並未現身。
誰是真正的合格者?
公司總經理親自打電話詢問那位缺席者原因。電話那頭的男子語氣中帶著羞愧與失落:「真的很抱歉,我努力照顧種子,也依照說明澆水、曬太陽,但豆子就是不發芽。我想,我失去這次機會了。」
但令人意外的是,總經理當下告訴他:「你,才是我們錄取的唯一人選!」
原來,那包綠豆早已經過特殊處理,根本無法發芽。那些帶著滿盆綠芽回來的應徵者,顯然在無法發芽的情況下偷偷換了種子。他們種出了外表,但卻失去了誠信。
而這名男子之所以被選中,正是因為他沒有造假。他的誠實,才是真正公司最看重的特質。
品格,是職場的保鮮劑
總經理說得好:「我們選人的唯一標準,就是品格。」
有句西方諺語說得很妙:「如果表現卓越是魚,那麼操守就是保鮮劑。」意思是,再耀眼的能力與成果,如果沒有道德的保鮮劑保護,遲早會腐敗變質。
誠實,是職場最稀缺也最有價值的資產。就像那場看似簡單的測驗,其實是一場關於人品的試煉。
那些急於展現「成果」的應試者,最終反而失去了這份工作;而那位無法交出芽菜的男子,卻因為誠實而得到職涯的開端。
閱讀後心得
這個故事提醒我們,在人人追求效率與成果的社會裡,誠信與品格更顯彌足珍貴。也許短期內,看不見「不作弊」所帶來的直接回報,但長遠來看,那正是人生成就與信任的根基。
面對競爭與誘惑時,能選擇堅持道德操守,才是真正成熟、值得信任的人。
正如那家電信公司所展現的智慧:選擇品格,才能打造穩健的未來。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