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商場如戰場的世界裡,真正的贏家從不僅靠眼前的利潤,而是憑藉深思熟慮與創意佈局,將看似平凡的商機轉化為驚人的財富。這是一位猶太商人在陌生小鎮中憑一批魚缸,演出的一場華麗逆轉。
📘 內容目錄(點擊打開/閉合)
撿到商機的猶太商人
在一個靜謐的小鎮上,一位精明的猶太商人悠閒地走在街頭。當地人對他只是淡淡一瞥,誰也沒想到,這位外地人即將掀起一場商業革命。
他眼角餘光瞥見一家魚缸工廠外懸掛著「清倉大拍賣」的布條,便隨興走入。裡頭滿是滯銷的玻璃魚缸,工廠老闆愁眉苦臉,一個魚缸竟只賣 1 元。
商人細細觀察這批魚缸的品質,發現竟與市面上售價 10 元的魚缸幾乎無異。他心頭一震:這裡藏著巨大的利潤空間!
但他並不急著殺價,而是大氣地對老闆說:「你這些魚缸,我全收了,價格嘛……每個我出 2 元,但我要你簽下全數供貨權。」
老闆聞言,驚愕不已,本想處理積壓貨,卻意外獲得翻倍收入,哪裡還不答應?一場雙贏的交易就此展開。
佈局全城的創意行銷
貨源有了,接下來就要解決「怎麼賣」的問題。這位商人腦中迅速構思,靈光一閃:單賣魚缸太無聊,何不「創造場景」?
他找到當地一家金魚養殖場老闆,以及販賣撈魚工具的小販,提出一場三方合作計畫:
- 由他出魚缸
- 由金魚商提供成群金魚
- 由工具商販售撈魚網與小桶子
接著,他在貫穿整座小鎮的水渠上游投放大量活蹦亂跳的金魚。中下游地段則設攤,販售魚缸、撈魚網與金魚飼料,營造出「全民撈金魚」的熱潮。
街坊鄰居一傳十、十傳百,無數家庭帶著孩子來體驗撈魚樂趣,從孩童到老人都為這突如其來的節慶氛圍所吸引。
魚缸幾乎人手一個,撈魚網供不應求,金魚也成了搶手貨。水渠邊一度擠滿了排隊購買與拍照打卡的人潮。
一場超越預期的財富遊戲
結果呢?原本只打算賣出一萬個魚缸,賺取 9 萬元利潤;最終,透過這場全鎮參與的體驗式活動,他一口氣售出兩萬個魚缸,每個售價 10 元,收入達 20 萬元。
扣除金魚、道具與場地宣傳等成本約 18 萬元,他實現了 **淨利 22 萬元** 的驚人成績,比原先預期還高出兩倍以上。
更重要的是,他一戰成名,打開了當地的通路與口碑,也為之後的商品銷售奠定了深厚的基礎。
📌 閱讀心得:從「產品」到「場景」的轉念策略
這個故事最精彩的地方,並不是賺了多少錢,而是這位猶太商人所展現的「從商品轉為場景」的思維。
他並沒有急著推銷魚缸,而是創造出一個全鎮參與的情境——一場撈金魚的「體驗行銷」。商品不再是死物,而是承載了親子活動、童年回憶與社交分享的道具。
這也是現代行銷學中強調的「場景化經濟」——賣的從不是東西本身,而是情境與感受。
若我們總是只盯著產品、成本與售價,那你可能只能做買賣;而若你能看到使用場景、心理渴望與連鎖效應,你將能打造屬於自己的「金魚水道」。
轉個念,魚缸就能變成一座金礦;換個視角,失敗的貨品也可能成為熱銷爆款。這正是猶太商人教我們的事。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