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ader Ads Widget

給父母好臉色,是最基本也是最難做到的孝道

有一天,孔子的學生子夏問孔子什麼是孝,孔子僅簡單地回答兩個字——「色難」。意思是說,給父母一個好臉色,是最基本的孝道,卻也是最難做到的。

📘 內容目錄(點擊展開/收合)

孝順的真諦:從一個表情開始

我在西山的書齋裡,養著一戶人家「保鏢」——祖孫三代七八口的狗群。日子過得其樂融融,牠們彼此尊重,老犬沒動嘴,小犬便不敢先上。這小小的細節,正好映照出什麼是「孝」:在父母面前,個性不是首要,尊敬才是根本。

一個動作,你就做到了最簡單的孝道

從忠犬身上看到的孝道

我常說,牠們比很多人都懂得孝順。小犬頑劣時,只要老犬輕輕一吠,便乖乖安靜。這一幕讓我感嘆:連狗都知道敬老,何況人呢?面對給你生命、無私奉獻的父母,怎能連一張笑臉都吝嗇?

對陌生人感激,對父母理所當然?

有學生跟我說,總覺得父母對他好是應該的,卻對路人的一點恩惠感激涕零。我說:「你知道誰才是你的活菩薩嗎?」答案就是父母。給你生命、忍你無禮、願為你受苦受累一輩子,這不正是最真實的慈悲嗎?

父母是我們的活菩薩

《忍經》有言:「父母之恩與天地等」。人出生之前,母親已辛苦十月懷胎;出生後,一個微笑、一聲啼哭、一句學語,都是父母後來津津樂道的回憶。他們牽掛我們的一生,卻常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。

父母對我們的牽掛,是一生一世的

他們看著我們成長、成家、做父母,心從未離開過我們。年輕時,我們常對他們說:「你們根本不懂我!」但我們又何曾試圖去理解他們?有些人一遇事業挫折就遷怒父母,甚至當著他們面發脾氣,這是孝嗎?

孝順不只給錢,還要給敬意與好臉色

有人問我:「我讓父母衣食無憂,送他們出國、看病,我不孝嗎?」我說:「如果連最起碼的和顏悅色都做不到,那這些『孝行』真的還算孝嗎?」《禮記》早就說明了,「有深愛者必有和氣,有愉色者必有婉容」,對父母的孝從神情開始,從態度延伸。

真正的孝心從臉色中顯現

孔子說:「今之孝者,是謂能養。犬馬皆能有養;不敬,何以別乎?」意思是,若只會餵養父母而無敬意,那與養狗馬有何不同?真正的孝在於敬,在於神色,在於不讓父母看你臭臉。即使再多壓力、再多煩憂,回家時請記得:給父母一個安心的微笑,或許這就是你給他們最好的回報。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