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默中的堅持:兩元一餐的日子
穿梭在同齡人之間,他總是微笑以對。那些穿著名牌、耳掛 MP3 的同學與他擦肩而過時總會熱情地打招呼,而他也笑著點頭。
只有他自己知道,那笑容背後,是每天只吃兩頓、每頓控制在兩元以內的艱難日常。錢包裡的錢像漏水的罐子,再節省也快到底了。思來想去,他決定豁出去了──花150元買了部功能陽春的舊手機。
📘 內容目錄(點擊展開/收合)
手機廣告,跑腿起家
翌日,校園各大宣傳欄貼滿了他手寫的小廣告──
「你需要跑腿小弟嗎?不想買飯、打水、繳費?請打這支電話,我在最短時間內為你完成。校內1元,校外1公里內2元。」
這些字跡樸拙的小紙條點燃了沉睡的需求。他的手機幾乎成了「校園熱線」。
從服務到信任,顧客如潮
第一通電話來自一位大四的美術系帥哥:「我懶,早上不想下樓買早餐,就靠你了。」
緊接著,是拖鞋、飲料、快餐、打印報告……各種需求蜂擁而來。他跑得快,送得準,找錢誠實守信。慢慢地,他的名聲不脛而走,幾乎成為每棟宿舍的「必備聯絡人」。
風雨中,那個擁抱讓他落淚
某日下午,大雨傾盆。手機響起,是位女生:「我需要一把傘,越快越好。」
他什麼也沒想,立刻衝進雨中。當全身濕透、氣喘吁吁地遞出雨傘時,女生愣住,然後輕輕抱了他一下。
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接受女孩子的擁抱,他淚流滿面,卻只說了:「謝謝你。」
學期結束,他掙出了學費
第一學期結束,他掏出1000元交到父親手裡:「爸,你沒給我富裕的家,但你給了我能奔跑的雙腿。」
這份掙來的學費,讓他更堅信:靠自己,一樣可以逆風翻盤。
跑出團隊,跑向未來
隔學期,他不再獨行。他招募幾位家境類似的同學,組建「校園跑腿小組」,擴展服務到整個校園乃至外校。代理商品從泡麵、拖鞋擴展至電子產品、電腦配件。
他還成為一間大型商場的校園總代理,網站上的顧客群愈加龐大。他給自己訂下目標:在大學畢業前,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──50萬元。
他的名字是何家南,一位從大興安嶺走出、靠雙腿闖出天地的大學生。他仍是那個會為1元代理費而奔跑的男孩,只是他的眼神已閃耀出不同凡響的光。
0 留言